首頁 >> 文史萬象 >>史海鉤沉 >> 西夏為何消失在歷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話!
文史萬象
更多
详细内容

西夏為何消失在歷史中?全因成吉思汗的一句話!

這里有寧夏博物館、西夏博物館和西夏王陵,這篇文章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神秘的西夏王國,是如何興起和覆滅的。

下載 (1).jpg

一、西夏建國

唐朝末年,拓跋部作為黨項的一支,東遷至夏州(今陜西靖邊)一帶。該部首領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受封夏國公,賜姓李,在亂世之中割據一方。

宋朝建立,志在統一渴望收回夏州等地。不甘認命的黨項人起兵反宋。與宋朝敵對的遼朝利用黨項牽制、分散宋朝的兵力。黨項則在兩個大國的對抗中擴張領土他們向西奪取靈州(今寧夏吳忠市),并以此為跳板,攻占河西走廊,從此實力大漲。

u=3912717692,726367862&fm=173&app=25&f=JPEG.jpg

1032年,元昊繼承王位,去唐、宋所賜李、趙姓氏,改姓“鬼名”氏,稱“吾祖”,開始使用黨項紀年,升興州( 銀川市)為興慶府。頒布禿發令;設立中書省、樞密院、三司等中央行政、軍事機構;仿漢字創制西夏文字。

公元1038年10月11日,元吳在興慶府稱帝建國,定國號“大夏”,又稱“大白高國”,從此與北宋、遼三國鼎立!

二、西夏興起

李元昊稱帝之后,宋廷上下極為憤怒,雙方關系正式破裂。此后數年,元昊相繼發動了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等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

這里說一下大詩人范仲淹,他的一句“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其實是對抗西夏時的邊關抒懷。

對于西夏人而言,彪悍尚武的民族氣質,就是他們得以立國的根本。然而西夏全民皆兵才50萬人,不足以和宋對抗。因此向宋稱臣,學習中原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他們遣送使團引入《儀天具注歷》、《崇天歷》等漢文歷法,以及《詩》、《書》、《周禮》等文化典籍,尊孔重儒學,

經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西夏在強國的夾縫中不斷發展,從此西夏成為了與宋、遼成三足鼎立之勢!

u=3912717692,726367862&fm=173&app=25&f=JPEG.jpg

西夏的文字

三、西夏滅亡

在夾縫中生存發展起來的西夏,向來擅長搞外交關系。無論是宋遼對立時代,還是宋金抗衡時代,西夏都在左右逢源。

1206年鐵木真稱王,號成吉思汗。統一后的蒙古部族繼續南進,意欲統一中國。蒙古的崛起,西夏又在金國與蒙古之間求生。從一開始,蒙古并沒有想真正的消滅西夏,蒙古大軍雖然曾多次進攻西夏,但都是以搶掠物資為主,并未動其根基。

西夏經歷了數十代皇帝之后,動搖了根基,皇帝重文輕武,不斷更迭,再也經不起戰爭的洗禮。在22年間,蒙古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親征,西夏不斷納貢稱臣。

1227年,成吉思汗西征歸來,以西夏違反和約為由,向西夏發起了全面進攻。對西夏黨項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殺戮,最終蒙軍包圍中興府,夏末帝李晛[xiàn]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后投降蒙古,西夏從此滅亡。

成吉思汗在本次御駕親征時,因中了黨項人的毒箭而斃命于六盤山,卻秘不發喪。臨死前生變,遺囑要求夏投降后殺死全部西夏人。處于戰爭癲狂狀態的蒙古大軍,帶著強烈的復仇心理,對西夏實施滅絕性的摧毀。他們不但血洗都城,殺死了城內所有西夏人,甚至將積聚近200年的宮殿、史冊付之一炬。

伴隨著西夏政治一起消失的還有西夏的歷史文化和文字習俗,蒙古大軍自成吉思汗死后為了遵從他的遺囑徹徹底底的毀滅西夏,甚至把西夏的名字改成了“寧夏”,意思就是安寧西夏。

風雨西夏,黨項悲歌。西夏從此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中,沒有史書記載,沒有文字,甚至沒有后人。

1000.webp.jpg

三、西夏史跡

中國的正史《二十四史》中,雖然沒有西夏史;56個少數民族中,雖然沒有黨項族。但是擁有190年的歷史的西夏王朝,的確存在過,輝煌過! 它們有自己光輝燦爛的的文化和文明:那復雜的文字,晦澀的讀音,都讓人深深地震撼。

黑水城遺址的發現,西夏王陵的發現,讓這個神秘的國度從此又出現在世人面前!如今我站立在賀蘭山腳下,參觀這些蒼涼又遺世獨立的孤獨美的建筑——西夏王陵,不禁感慨萬千!

西夏王陵現存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陵,布置在58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經過了近千年的風化,依然保存完好。

所以有機會,還是要來感受一下西夏的文明,看一看這個消失的王國背后的故事。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seo seo
国产亚洲精品AAA大片_国及一级毛片免费视频_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_国语国产呻吟刺激对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