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萬象 >>國學文化 >> 兒時背哭過的古文里,藏著長大后的人生
文史萬象
更多
详细内容

兒時背哭過的古文里,藏著長大后的人生

时间:2023-05-24     作者:保定老年網   阅读

清代張潮在《幽夢影》中說: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即便對同一本書籍、同一篇文章,也會有著不同的理解與感悟。

就如兒時那些背得在深夜痛哭的古文,當時只覺其晦澀拗口,讀了幾十遍,怎么也記不住。

直至人到中年,飽經困頓辛酸方懂:

那些曾經背過的古文里,竟藏著長大后的人生。

1000.webp.jpg

1、被生活欺負時讀懂了《送東陽馬生序》

前段時間,看到一位外賣小哥的自述視頻。

小哥初中畢業后便外出打工,這些年他上過流水線,下過工地,擺過地攤。

可無論哪份工作,他只有每天高強度工作12小時,累得筋疲力竭才能勉強維持住生活。

如今送外賣也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刻也不敢休息。

最后,他感慨道:要是當年好好念書,也不必活得這么狼狽。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著外賣小哥同樣的悔悟。

少時懵懂,不懂放棄讀書,到底放棄的是什么。

待到年歲漸長,被生活的鞭子抽得遍體鱗傷,才會真正明白讀書的意義。

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宋濂說他小時候家境也很貧窮。

可他喜好讀書,家里沒有書讀,他就借書來抄。

天氣寒冷,墨汁都結冰了,手也凍得僵硬了,可他也不曾停歇。

為求得名師指點,他甚至踩著幾尺深的積雪到遠方求學。

他走過深山峽谷,凍裂了腳,衣衫襤褸,饑不果腹。

到了書院,還動不動就被老師大聲斥責,毫無臉面可言。

可即便如此,宋濂從未想過放棄讀書。

數十年的孜孜不倦,使他終成明朝重臣,擺脫了貧困。

老話說,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書的苦只是一時的,生活的苦卻是一輩子的。

不要在該努力的年紀,得過且過、渾噩度日。

任何時候,讀書都是你進入社會時最有用的入場券,是你笑對人生的強大底氣。

0.webp.jpg

2、不堪重負時領會了《陋室銘》

《菜根譚》有言:“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若果一念清明,則淡然無欲!

可現實中的我們,卻總是習慣性地被物質欲望裹挾著,拼命地追求高配置的生活。

豪華的車子,高檔的住所,風光體面的工作……

直至最后不堪重負,累倒在人生半途,才明白:日子過得好不好,從不在于物質的多少。

公元824年,劉禹錫被貶和州。

當地知縣見他是被貶之人,就故意刁難他,給他安排了一間布滿青苔的破舊小屋。

誰知劉禹錫欣然住了進去,毫無怨言,還自我寬慰道: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雖只是一間小小的陋室,但平日里叫上三兩好友,吟詩誦文,飲酒彈琴,這樣的生活,豈不快哉?

作家林清玄說:“愈是內在芬芳,愈是樸素單純!

人的高貴始于繁盛的內心,而不在豐富的物質生活。

你以為的簡陋、寒酸,在劉禹錫看來卻是簡約、樸素。

正所謂:“淡飯粗茶有真味,明窗凈幾是安居!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亦有其樂。

不為物所累,刪繁就簡,去偽存真,才是最清醒的活法。

3

人情往來中

悟透了《五柳先生傳》

作家李尚龍從小就喜歡一個人躲在房間中安靜地讀書。

但他剛上大學時,為了盡快融入集體,就主動合群。

室友喊他打游戲,他不拒絕;社團組織聚會,他也投身其中。

沒想到一個月下來,因為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嘈雜聲音,他整個人也變得焦躁不安。

直到他一連幾天獨自躲到圖書館中讀書,內心的浮躁這才安靜下來。

莊子說,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如果合群只會使你心累,不如離群索居,在獨處中享受生活。

“五柳先生”陶淵明就是如此。

他“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中年以后更是選擇獨居于山林之中。

歸隱后的他,整日撫琴讀書,“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有朋友帶酒來看望他,他也不言不語,沒有作陪之意。

他只管一口氣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自顧自睡覺去了。

遠離了人群喧囂的陶淵明,“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活得隨性而瀟灑。

魯迅曾說:

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人作戲的興趣。

中年以后,與其在推杯換盞中耗費時間與精力,不如獨步于山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學會斷掉無意義的社交,舍棄不合適的圈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

聽一首好歌,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名著。

當你能夠在獨處中和自己對話,生活自能充實而豐盈。

4

談婚論嫁時

想起了《氓》

昨天在后臺看到一位讀者的留言:

“我到底要多卑微地討好他,他才能好好和我在一起?”

看完后,我竟有一股莫名的悲傷與惋惜。

本想直言不諱地勸她放棄,思索片刻,我給她發了一篇古文——《氓》。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于情竇初開之時,愛上了一個貧窮的男子。

結婚前,男子因為請不來媒人,得不到女子父母的應允,就沖她發脾氣。

她卻反過來安慰他: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你不要再生氣了,等到秋天即便沒有媒人我也與你成婚。

可成婚沒兩年,男子就變了心,對她冷言冷語不說,還時常動手打她。

對此,她就默默容忍,仍舊每天為他洗衣做飯,死心塌地跟著對方。

誰知她的一再遷就與討好,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家暴和背叛。

最后,女子只能獨自在夜晚,黯然神傷,凄慘落淚。

作家蘇芩說過:

如果一段情、一個人,得讓你耗費巨大精力來取悅,這已注定不是能陪你到最后的緣分了。

你若百般討好一段感情,就如穿著一雙不合尺寸的高跟鞋。

即便雙腳磨得紅腫,也要面帶微笑強忍喜歡帶來的痛苦。

可最后換來的,卻只有一雙滿是疤痕的腳。

要知道,不對等的感情,永遠換不來長久的婚姻。

只有不討好,不諂媚,不強求,彼此獨立而自由的感情,兩人方能攜手共度余生。

5

背井離鄉時

理解了《陳情表》

季羨林的散文《永久的悔》里,有一段話令人動容: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

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

年輕時,我們總想著外出打拼,追名逐利,就把親人拋之腦后。

及至中年,漂泊半生,看見父母頭發花白,背影佝僂才懂得:

最幸福的人生,不過是一日三餐,家人在側,歲月綿長。

晉朝文學家李密出生時,父親不幸離世,不久后母親決定改嫁,只剩他與祖母相依為命。

李密天資聰穎,而且讀書用功。

祖母從不讓他伸手家務與農活,每天給他洗衣做飯。

等他年歲漸長,附近私塾先生學識有限,祖母就親自東奔西跑替他尋訪名師。

李密這才順利拜入大儒譙周門下。

長大后,學識淵博的李密得到朝廷任用,多次出使周邊國家。

后來他官至尚書郎,在官場混得風生水起,名揚四海。

直到一次歸鄉探親,在村口,他遠遠地看見一位白發老嫗向他走來。

等到近身,他才看見這位老態龍鐘的老嫗正是自己的祖母。

此時的祖母身體越來越差,白發蒼蒼,走上幾步路就已氣喘吁吁。

李密見狀,霎時淚流滿面,當即寫下《陳情表》上書朝廷,決定辭官歸隱。

只因他想好好地陪伴祖母,走完余下的人生。

《目送》里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是啊,自從我們長大成人背井離鄉,與家就越來越遠,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但時光從來無情,父母為我們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

所以世上最不能等的事,就是行孝。

什么時候都不算早,也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抽出一次聚會應酬的時間吧,去給父母打個電話,嘮嘮家常。

放棄一場計劃旅行吧,回家看一看,幫父母洗幾件衣服,捶一次背。

你終會明白,中年以后有爸媽嘮叨的人,最是幸福。

蘇格蘭哲學家卡萊爾說:

“任何一本書,一篇文章,莫過于使我們開始做內心的反省。

這些我們兒時背過的古文,看似與我們隔著千年的光陰。

但其中的一字一句早已寫透了此刻人生的百般無奈,千種滋味。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seo seo
国产亚洲精品AAA大片_国及一级毛片免费视频_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_国语国产呻吟刺激对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