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涉老政策 >>老齡資訊 >> 低生育、老齡化,我們應當關注什么?
政策解讀
更多
详细内容

低生育、老齡化,我們應當關注什么?

时间:2023-06-06     作者:保定老年網   阅读

現在,低生育和老齡化,很多人把它定義為“危機”,叫“人口危機”。

這里面,其實有很多誤解,很多人關注的重點和方向是錯誤的。

為什么這么說?

下載.jpg

很多人只是看數據,生育率下降了,干活的人減少了,同時老年人增加了,需要供養的人多,經濟增速下滑,養老負擔很重,這個國家沒前途了。然后,舉例說,日本怎么樣、怎么樣,教訓深刻。

很多經濟學家把低生育、老齡化視為一種“壞的東西”,視為一種風險、危機。就像前兩天我講的,很多經濟學家把價格下跌、通縮、經濟危機視為“壞的東西”。他們喜歡價格一直上漲、喜歡只賺錢不賠錢的市場,喜歡經濟一直繁榮,還喜歡你們一直生孩子。結果,人財兩旺,皆大歡喜。

其實,這個關注方向是錯的、觀點也是錯的。

低生育,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怎么來的?從全球范圍來看,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最后形成了這種結果。生育也是一種經濟行為,生育市場也是一種自發秩序,高生育、低生育都是生育市場的結果。

如果低生育是問題,那么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的選擇,不就有問題了嗎?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那么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做選擇,那就是錯的。

所以,這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200多年前,斯密就說過:“每個人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下做出的判斷,會大大優于任何政治家或立法者能夠為他做出的判斷”。這就是經濟學的邏輯。

經濟學的邏輯不是說,不生孩子是對的,生孩子是不對的,也不是說每個人自己做的決策都是對的。而是什么呢?而是,每個人自由選擇的這種機制是最優的,這種機制是最有效率的。

每個人、每個家庭,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生不生孩子、什么時候生孩子、生幾個孩子。每個人、每個家庭,享受孩子帶來所有的幸福、快樂、效用,同時承擔一切煩惱、痛苦、成本和風險。

再看老齡化。有些經濟學家把老齡化也視為一種“壞的東西”,視為一種風險、危機。你看,老齡化來了,人口紅利消失了,出口賺得外匯就減少了,消費也下降了,這個國家就沒有活力了。這多可怕。

這種想法很普遍,但是很平庸、也是錯誤的。老齡化,怎么來的?

古代社會有沒有老齡化,沒有,多數人三四十歲就死了,沒有哪個朝代有老齡化的煩惱。老齡化,只有現代社會才有,只有一個國家經濟進步、溫飽解決、醫療技術更好,人的壽命才更長,這個社會才能進入老齡化。如果把老齡化視為“壞的東西”,不就等于說老年人沒有用、是社會的負擔嗎?所以,老齡化,不是“壞的東西”,不是風險、危機,而是社會文明的表現、經濟發展的結果。

以上這些都是低生育、老齡化的誤解,比較普遍性的誤解。我們要把微觀經濟學學好,把經濟學原理學好,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數據、只看經驗,而忽視邏輯。

下載.jpg

低生育、老齡化,真正需要關注這六點

那么,正解是什么呢?我們該如何認識低生育、老齡化,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什么呢?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講的重點。關于低生育、老齡化,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以下幾點:

第一點,關注我們個人的生育權。

有人說,我不生,我生一個就夠了,放開二胎、三胎都跟我沒關系。其實不是,生不生是一回事,有沒有權利生是另外一回事。

我們需要關注個人的生育權。為什么呢?

現在人口結構的問題其實就跟生育被干預有關系。1963年到1975年是人口出生高峰期,然后他們的下一代80后、95前也是出生的第二波高峰期,接下來就是孫輩了,2012年到2019年也是一波出生高峰期。所以,80后前后兩代加起來,三代人都是非常辛苦的、都非常的卷。你看,現在網上很少看到80后在說話,他們是中國第一代網民,但是現在不說話了,為什么?都在忙著還房貸、忙著雞娃。

生育被干預,容易出問題。生育也是一種市場,干預生育市場,干預人口的供給、干預生育的價格和成本,會有什么問題?人口出現嚴重的結構性,扭曲了人口的自然演化,容易出現生育懸崖,要不人口突然大增,要不人口突然斷崖。

所以,生育權需要回歸到家庭、個人身上,這是一項基本權利。生不生、什么時候生、生幾個,要我們個人自由決定,這是最優的制度。

這里,我需要再說明一下,我們說自由決策的這種制度是最優的,但不是說,每一個人、每一個決定都是對的。自由決策是一種競爭機制,每個人在這種機制下競爭,對自己生孩子的行為負責,享受孩子帶來的幸福,同時也承擔一切成本和風險。

第二點,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哪些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我們的生育成本,讓個人想生但不敢生。

這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我們真正要解決的是這個問題。比如說,假如你想生孩子,但是考慮到學位房太貴、教育成本太高,就不敢生了。那么,學位房太貴、教育成本太高,是什么原因?是市場的因素,還是一些額外的因素?

我們要重點解決的是市場之外的因素。比如,有沒有因素扭曲了房價,比如土地供應、貨幣超發、不允許開發商降價,是不是抬高了房價。又如,公共教育資源投入是不是太少,是不是不平衡,好的學校上不了,上差的學校不得不上課外輔導班,又增加了補課費。再如,是不是商品房和學位掛鉤,好的學位房價格很貴,買不起房就上不了好學校。

還有哪些額外的因素,增加了我們的生育成本、教育成本的?加班,算不算?勞工保護的問題,是不是?生育假太少、生育保險太少?城市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投入不足,通勤成本太高,每天上班來回奔波太辛苦。

有些人說,即使把生育成本和教育成本降下來,我也不生,打死我也不生二胎。這沒關系,這是個人選擇。我這里要解決的是生育和教育的額外成本,把額外成本降低了,生不生都是個人的事情。

第三點,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生育補貼和家庭福利。

很多經濟學家都在呼吁,增加生育補貼,用各種方式增加生育補貼。

不過,有人會說,生育不是個人的事情嗎?你增加生育補貼,相當于鼓勵生育,這不就是干預生育了嗎?有些人還很討厭生育補貼,他們認為,用生育補貼吸引我生孩子,給我補貼我也不生,你們把錢發給了那些生孩子家庭,對我是不公平的。還有人說,法國、德國給了這么多生育補貼,生育率不也很低嗎?

從邏輯的角度來看,是不需要增加生育補貼的,不能人為降低生育成本,鼓勵生育、干預市場。但是,這里提倡生育補貼,主要是從現實出發。兩個原因:一是上講到的額外生育和教育成本,不太容易減少,現在的生育教育成本太高了,生育補貼相當于做一個平衡。二是我們現在的家庭福利太少了,可以通過生育補貼來增加家庭福利,尤其是要大幅度提高生育保險,增加保障房、廉租房的供應,同時配套還需要學校。

至于有生育補貼,你生不生,那就是自己的選擇,但是這項家庭福利要有,要大幅度增加。

第四點,我們那需要關注的是,公共教育投入及資源的平衡。

公共教育投入更多、資源更加平衡,可以降低生育教育成本。這里,我重點講的是,在低生育時代,兒童減少,但是公共教育費用不能減少,而且還要增加,公共教育資源要更加平衡。

在低生育時代,最可怕的事情是,人生的少,教育還沒教育好,沒有競爭力,生存艱難。以前靠人口規模,以后靠人力資本,要大幅度提升教育水平,充分激發小孩的多樣性天賦。

第五點,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養老金、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以及養老院等養老相關的基礎設施。

老齡化真正的挑戰是什么呢?真正的挑戰就是政府的公共養老金不足。這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問題,F在世界各國,日本、英國、美國都面臨養老和醫療的問題。

公共養老金制度,是一種公共用品,缺乏價格機制,效率不足,還可能淪為公地悲劇。比如,每個人都反對退休時間推遲,哪個國家都反對,都很難延遲。為什么?每個人都想早點退休,早點拿養老金,多拿幾年養老金。每個人都不想吃虧,晚一點退休,少拿幾年養老金。最要命的是失業的老年人,他找不到工作,也還拿不到養老金。

那怎么辦呢?

政府就要未雨綢繆。在工業化時代,在人口紅利期,養老壓力不大,大家都拼命賺錢、納稅,政府可以多投資一些基建,但是不能把錢都花完了,更不能欠一大堆債。等到老齡化階段,很多人都退休了,未富先老,沒有養老金,那就麻煩了。

目前,中國正在進入瓦格納加速期,工業化基本結束,基建也建的差不多了,老齡化正在加速,政府的財政支出方向要從基建投資轉向家庭福利,尤其是要增加養老金、醫療保險、生育和教育福利,還要增加養老院等老年人的基礎設施。

下載.jpg

養老金怎么解決?國有資產注入社;

但是,現在的難題是未富先老、債臺高筑,很多省份的養老金不足,地方政府還欠一大堆債。怎么辦?

我之前講過,劃撥國有資產注入社;,大幅度提高農村家庭的養老金額度。

為什么要劃撥國有資產注入社;?

原因有兩個:

一是國有企業的社;鸫嬖跉v史“欠費”。以前的國有企業員工是沒有社保的,但是他們退休后有退休金。國家社;鸪闪r,很多國企員工建立了社保賬戶,但是國有企業沒有繳納足夠的保費。這就是形成了一筆巨大的“欠費”,這筆“欠費”,靠后來的年輕人繳納的社保、稅收來填補,F在國有企業要把這筆欠費補上。

第二個原因是,國有企業的使命。國有企業,為什么而存在?它的目的是什么?價值是什么?使命是什么?如果國企定位為市場企業,比如那些上市公司,那么,國企就需要打破壟斷,跟民營企業一起競爭。如果國企定位為服務于民生,那么國企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要下降,利潤要上繳,資產要充實社;,這才叫服務于民生。不能賺錢的時候說是國計民生,要出錢的時候就說是市場企業,不能什么好處都占。

現在政府的意思是要求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這些年的比例在增加,除了國企,確實沒有太多資產可以注資。

第六要關注的是,產業變遷和基礎科研投資。

當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影響經濟和產業的變化,經濟增速可能會下降,嬰兒、兒童產業的市場規?赡軙陆,出口制造業的規模也可能會下降,銀發經濟規模會增加。是不是說老齡化社會就沒前途?

其實不是。當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發展、個人的發展,就更加考驗硬實力,什么是硬實力?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就是硬實力。其實,任何產業,只要技術創新,都還有機會。

所以,這個時候,政府需要大力投資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像日本在泡沫危機之后,人口快速老齡化,日本政府就大規模投資基礎科研,幫助日本企業向核心技術領域轉型,現在日本企業的科技競爭力非常強。

不要把低生育、老齡化定義為負面的東西,它不是風險、不是危機,不要過度關注老齡化后,經濟增長下降。老年人應通過勞動參與率以及為他們提供更好的護理等各個方面的服務,使他們過上中等收入人群應有的生活品質。這意味著中國消費水平的大幅提高,同時也符合我們“向善”的最終目標。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seo seo
国产亚洲精品AAA大片_国及一级毛片免费视频_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_国语国产呻吟刺激对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