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萬象 >>國學文化 >> 端午節,老話說“三人要躲午”,指哪三人?如何躲?
文史萬象
更多
详细内容

端午節,老話說“三人要躲午”,指哪三人?如何躲?

时间:2023-06-20     作者:保定老年網   阅读

  在諸多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文化”特色的節日。其他方面暫且不說,僅端午節的別稱就有二十多個,可以說是位列中國傳統 節日之首,譬如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詩人節、燈節等。

7a55ba4de7224da9a930e8996c9e41c4.jpeg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詩人屈原,屈原在農歷5月初5這一天投江自殺,屈原死后,老百姓紛紛把用遼葉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獸吃了屈原。為了尋找打撈屈原的尸體,人們還制造了一種叫“龍舟”的長船。所以每到端午節,就流傳下來了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同時在民間有句老話:“五月遇重五,三人要躲午”。那么,這“三人”又是誰?他們又該如何躲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話題,以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月遇重五,三人要躲午”這句諺語的含義?在中國傳統的農歷中,五月被認為是“惡月”,這主要與農歷五月的氣候特性有關。在這個時候,夏至前后,天氣會開始轉熱,環境會變得特別的悶熱,而這個時候正好是蚊蟲、毒物和病菌開始活躍的高峰期。因此,五月被稱為“惡月”,而五月初五被譽為“惡日”,在民間就有躲避惡月的說法,因此民間把端午節也稱之為“躲午節”。

t01d482508e7f519457.jpg

  端午節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端午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龍圖騰祭祀,這個節日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為防疫的風俗。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佩戴各種防疫的符咒,吃具有防疫功能的粽子,甚至會將孩子們暫時隔離起來,以防止他們被疫病侵襲。這些活動都體現了古代人們對生命的珍視和對自然的尊重,也傳達了他們在面對無法控制的自然力量時,用謹慎和尊重的態度去應對的智慧。

  那么,諺語中的“三人”又是誰呢?這“三人”分別是孩子、老人、還有孕婦。為什么他們要在端午節這一天“躲午”呢?

 1、孩子要躲午

 對于孩子們,他們天生好奇,精力旺盛,尤其在盛夏的日子里,他們更是喜歡在戶外嬉戲玩耍。然而,端午節恰恰是陽氣最盛、各種昆蟲、爬行動物開始活躍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古代的人們智慧地提出了讓孩子們在端午節這一天呆在家里的建議,這無疑是對孩子們身體健康的一種保護。

 然而,作為一名現代人,我并不完全贊同這種觀點。

 在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可以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們去戶外,去接觸自然,去理解什么是端午,為什么要在這一天躲午。讓他們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去感受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去理解那些看似古老和陌生的習俗背后深深的含義。這樣,他們才能在實踐中去理解和體驗我們的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

83c14ade67ec84b9da146a84bcb13d0edfedab071cd854-0aEP8n_fw236.webp.jpg

2、老人要躲午:

  老人身體素質差,免疫力低下,而端午節的正午天氣逐漸悶熱。一定要呆在家里,可不要隨便出去曬太陽。避免過度勞累,保護好身體。

 3、孕婦要躲午:對于孕婦,端午的“躲午”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孕婦被視為需要特殊照顧和保護的對象。這不僅是因為她們的身體狀況更加敏感,也因為她們肩負著生命延續的重要任務。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孕婦在端午節期間更應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然而,在現代社會,我們并不需要過度地限制孕婦的活動。相反,適度的活動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有益處。對于端午節的"躲午"習俗,我們應當以更理智、更科學的態度去對待。例如,孕婦在端午節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但應避免高溫和濕度高的環境,防止蚊蟲叮咬,也應避免吃過于油膩或不健康的食物。

下載.jpg

 總結:在端午節這一天,讓我們記住我們的傳統,記住我們的文化,讓這個節日不僅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對自然的尊重。


最新评论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技术支持: 創和全網營銷 | 管理登录
seo seo
国产亚洲精品AAA大片_国及一级毛片免费视频_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_国语国产呻吟刺激对白在线